有问题可邮箱来信:zuisiji@outlook.com
01.鸡汤来咯
鬼畜,既是一种快乐源泉,也是一把让年轻一代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金钥匙。
诸葛亮与王司徒,带年轻人认识最经典的三国,认识这班老戏骨神仙般的演技;
华强与瓜摊老板的对峙,带年轻人重回警匪片的巅峰时期,方才发现,原来反派也能塑造得有血有肉;
李云龙的意大利炮,带年轻人见识到抗日战争的严峻,也认识到一直被诟病的抗日题材影视剧,也不仅只有手撕鬼子这种无脑剧情;
而最近,又有一部老片被鬼畜视频带火了。这位自称“重庆军统和大日本双料特工”,代号为“穿山甲”的炊事员,带着他的鸡汤和手榴弹,血洗了B站。
有人通过最常见的剪辑手法,对原片段进行调音、拆解和重构,让穿山甲高歌一首押韵神曲,上演一场与原版剧情发展不同的好剧;
也有高技术力的up主让穿山甲抢走了刘华强的武器、跑去超市体验了一把“零元购”、穿越次元壁习得了JOJO的替身,打算一扭战局…
不料被骗,最终导致任务失败,惨死在小屋之中;
除了在剪辑上下功夫,也有up主在声音上玩出了新意,只需为原片段配上日语,这碗鸡汤就完全“变了味”,让观众串戏至一些轻松向的日漫作品中。
单喝鸡汤可不够庆幸,既然都是与“鸡”相关,不如就让穿山甲跳一支《鸡你太美》的舞。只是穿山甲的这次整活,频繁遭到了华强和瓜摊老板、小兔老师和杰哥等鬼畜明星的阻挠。
经历了up主们的几番“调教”,这位穿山甲一时学会了唱歌连唱好几首鬼畜名曲,一时获得了超能力对抗自己的敌人,一时又因为剧情的几度反转导致任务往奇怪的方向发展。
总之通过几个月的努力,穿山甲已经登上了B站鬼畜区的明星排行榜,得到了远优于双重特工的待遇。
也正是因为穿山甲在鬼畜区的表现优异,很多年轻人又认识到一部在十年前开播的抗日剧—《激战江南》。
这是一部融合了谍战、情感的近代革命电视剧,讲述抗日时期,新四军太湖游击纵队英勇抗战,与主角团(两男一女)之间爱恨纠结的故事,而这些鬼畜的原片段,则出自剧中一段穿山甲特务身份暴露后,与新四军“斗智斗勇”的情节。
其实,即便是上述的这些鬼畜视频重塑了原片段,也不难从中感受到原片所散发出的诙谐气息,显然这与抗战、谍战这样的大主题的不相符的。
因此,不少观众也隐隐约约察觉到,《激战江南》其实又是一部令人无力吐槽的“抗日雷剧”。
02.被抗日剧雷得外焦里嫩
目前,《激战江南》在豆瓣的评分仅有3.8分;而诞生了“手撕鬼子”这一名梗的《抗日奇侠》,在豆瓣也有4.5分的“优异”成绩,可见前者的表现有多不尽人意。
就以穿山甲的这段“鸡汤来咯”为例,在剧中作为双重特务的他,本想通过在食物里下毒的方式,毒害新四军的几位骨干人物,以大伤军队的元气。
然而,军队的众人早已识破了他的身份和诡计,便上演一出戏,诱导穿山甲说出自己的身份和目的。
而穿山甲在察觉到计划败露之后,仍逞强狡辩,企图将计划推回正轨;而在得知了必须喝鸡汤证明自己清白的时候,他还是当众喝下,并再次劝说众人喝汤。
显然,喝下毒鸡汤的穿山甲必死无疑,新四军更不必与其纠缠下去,此时的穿山甲方才气急败坏,掏出手榴弹要与其同归于尽。
在此期间,他气急败坏地敲桌、自爆,称不喝鸡汤就一起死。
但其实,新四军早已得知了他的身份,并偷偷将其手中的手榴弹替换成哑炮,于是便在在一旁默默看完他的独角戏后,等到毒物的发作。最终,穿山甲也因自己的毒鸡汤而死。
仅是这一小段剧情,就已经漏洞百出。
新四军在得知有间谍潜入部队的情况下,不但不直接将其抓获,反而在物资匮乏的战争时期,用哑炮、一桌好菜和鸡汤,诱导他自爆。
而在穿山甲在与新四军对峙的时候,明知事情败露仍要喝下毒鸡汤妄想夺得信任,并用一大段台词拖延时间,使自己体内的毒性发作,而不是直接手榴弹同归于尽。
而镜头和台词的设置上,新四军作为抵御侵略者的正义军,却始终站在阴暗处,用阴阳怪气的台词诱导穿山甲;而穿山甲作为汉奸,反倒是站在灯光之下、舞台中央,神情激昂,对暗藏的人骂骂咧咧。
若是将“重庆军统和大日本双料特工”这一台词剪去,很容易让观众误将他认作是“为大义英勇赴死的好汉”角色。
再者,就是演员的演技浮夸,没有将特务那种严肃、严谨的气质展现出来,反而成了一个“笑点制造机”,极大地削弱了战争片和谍战片中应有的紧张基调。
在“鸡汤”之前,穿山甲其实收到了日军送来的密件,但他在查阅之后,仅以“随便撕开随手扔地上”的方式销毁密件,随便环顾四周后便逃离现场,而此时的他其实已经遭人跟踪。
当然,在抗日片中穿插雷人剧情,让观众产生割裂,很大程度上应该要将过错归咎于编辑和导演身上,剧中所有的演员,都不过是按剧本演戏、听导演指挥。
其实想要塑造一个诙谐、搞怪的角色,其实无可厚非,或许更能加深观众对片子和角色的印象,而演员们也是尽力用演技饰演好角色,只是,在抗战这一严肃题材的影视剧中插入相关的桥段和角色,则是在谐化残酷的历史。
但只要回顾这些年的抗日片你便会发现,这样的现象在类似题材的影视圈中早已是见怪不怪了。
03.抗战哪有这么容易
十四年抗战的残酷、伤亡情况,相信人们早已从一些珍贵的史实资料、纪录片、教科书中理解透彻。
也正因如此,这段对国家、对世界意义重大的历史才更应该被后代所铭记,其方法之一,便是拍摄相关的影视剧,通过故事的方式诱导观众了解历史。
只是,当下的很多抗日题材的影视剧,受众大多都是一些中老年人。这一代的人抗战情绪高昂,对国家、军队的充满着爱和敬意,收看抗战片的目的不仅在于铭记历史,更在于看“爽点”—抗战部队猛烈反击入侵者。
因此在这些受众看来,“雷点剧情”可能不仅不会影响他们的观感体验,反而是对其津津乐道。很多在今天被人诟病的抗日雷剧,在开播的当时都有着不俗的收视率。
在稳定的受众群体面前,这类无脑桥段层出不穷。此外,抗战片在剧情上离谱,但整体的内容仍是宣扬爱国、抗战精神,在这样的政治立场上,对抗战片的审核力度会小很多。
在这样的情况下,物资匮乏的村民们,能够发明“能充饥能爆炸”的白馒头:
再者就是另一个极端,抗战前线的士兵们喝上了咖啡、抽上了雪茄、摸上了发蜡,在敌人的轰炸之下临危不惧:
在讲究写实的抗战片中,我们的士兵不仅能够飞天遁地,在半空中躲过狙击;还力大无比,用手榴弹炸天上的飞机:
在编剧的脑洞面前,世间一切物理定律都是毫无意义的,毕竟剧中的自行车也能够飞上天、会转圈:
正是这些离谱的无脑剧情,使得年轻一代对抗日剧产生误解甚至是鄙夷,尽管类似的雷剧会因为这些剧情而得到无数负面评价,然而同样的,也意味着引发了广泛的关注。在话题热度的层面上,这些雷人剧情反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。
只是,抗日雷剧为影视企业带来的利益是短期的,且对社会的影响是弊大于利的。
就像是鬼畜能够作为人们了解某部剧的契机一样,抗日类的影视作品不仅具备娱乐、释放愤慨情绪的功能,更是受众认识对某些文化、历史的契机之一。
只是雷点充斥抗战剧的大前提下,层出不穷的无脑剧情有可能会扭曲他们对历史的认知。
在未来,肩负起社会责任的人是年轻一辈,如果被这些无脑剧情扭曲了观众的价值观,那么前辈们在抗战时期流过的鲜血就成了一种笑柄。
而有了这样认知、迫于忽略了真实历史的年轻一代,又是否能够积极地面向未来呢?
当然,抗日题材的影视剧也不仅只有雷人剧情。像是同为鬼畜明星的“李云龙”,他的《亮剑》就被不少观众称为抗日剧的典范,一起出场的主要角色都有血有肉,每个人的身份背景、往后的发展,都是抗战时期的军人、平民的缩影。
而随着李云龙因为鬼畜而走红,不少观众都以此为契机,了解了《亮剑》这么一部在剧情和角色塑造上,都优于大多数同类题材的影视剧。
而《亮剑》中的另一个热梗,“山本,我X你先人”,也由于骂人“精狠准”,常被网友们运用在各种发泄情绪的场合之中(比如骂某位日本知名的落魄动画监督)。
因为这点,该剧至今也在年轻人的圈子中引起热烈的讨论。
如此看来,“穿山甲”和“李云龙”虽同为鬼畜明星,但这些都不是影响其背后作品口碑的关键因素。作为抗战剧,其关键还在于剧情是否符合史实、是否能够打动观众的内心、是否宣扬了积极的精神内核。
如今,《激战江南》也就只有穿山甲的鸡汤及其二创能够逗人一笑,其本体依旧背负着“雷剧”的骂名。
在豆瓣的评论区中,有不少观众都是因为鬼畜慕名而来,然后失望而归。
一部赞颂新四军英勇抗战的电视剧,却因为一个敌方的特务而走红,既是讽刺,也是可悲。
04.结语
在信息伸手可得的互联网,很多被埋没的老剧都被有才能的年轻人挖出来,通过改造的方式使其焕发新生。
同样的,用新时代的眼光去看待这些作品,它们的优点和缺点也很容易被无限放大。
相信随着B站up主的考古,未来还会有着趣味桥段的老剧的挖出,至于它们能否在二创和原作两个层面上都得到褒奖,还得看其本身的表现。
至于往后诞生的同类题材影视剧,又能否从中汲取教训,拍出新意,又是另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了。
有问题可邮箱来信:zuisiji@outlook.com
暂无评论内容